妈妈教科书 儿童教育 教育孩子的书籍 一本改变你与孩子沟通看法的书 精神分析学育儿法 好妈妈育儿经 亲子家教 信达好书推荐.
- 产品名称:妈妈教科书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妈妈教科书
- 定价:35.00元
- 出版社名称: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作者:朴炅淳
- 作者地区:韩国
- 译者:王蓉
- 编者:无
- 开本:32开
- 书名:妈妈教科书
|
家庭育儿亲子套装 | ||||||||||||||||
|
编辑推荐 |
不仅仅是育儿书!她是临床心理学硕士“妈妈” 全力撰写的教养力作,一本改变你与孩子沟通看法的书,深受韩国家长高度肯定的跨時代“精神分析学”育儿法! 一千个孩子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孩子的一举一动着手,打破教育僵局。 帮助你教出勇敢、机灵、敏锐 又具有生存竞争力的好孩子!! |
基本信息 |
书 名: | 《妈妈教科书》 |
ISBN号: | 19 |
定 价: | (咨询特价)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咨询特价) |
开 本: | 32开 |
页 数: | 232页 |
语 种: | 中文 |
装 帧: | 平装 |
纸 张: | 胶版纸 |
类 别: | 家庭教育 |
重 量: |
目录 |
Part1 与父母的关系影响孩子一生 乖孩子是辛苦的 1.十指连心,哪个都疼 2.乖孩子综合征 3.称赞是药还是毒 4.妈妈向日葵 5.什么时候才懂事 6.管教的底线在哪里 精神分析家的理论和人生1 乖孩子的辛苦 活在骄傲中的孩子 1.我最了不起 2.那喀索斯的传说 3.自恋:心理上的安抚奶嘴 4.正常发展的自恋 5.缺乏同感的献身 6.管教和适度挫折的关系 精神分析家的理论和人生2 在同感中成长的孩子 活在幻想中的孩子 1.喜甜怕苦 2.都怪妈妈 3.走向成熟之路 4.心灵过滤器 5.好孩子和坏孩子,心理上的连体婴 6.孩子具有攻击性 7.孩子的内心如何形成 精神分析家的理论和人生3 爱与恨的辩证法 为了父母 1.妈妈,一个艰苦的职业 2.我心中的小小孩 3.寻找解决办法 4.爱情心理学——关于爱与恨 5.与孩子一同成长的父母 Part2 孩子成长的步伐 口腔期 |用嘴感受一切的时期(0至1岁) 1.不喜欢一个人待着——接触 2.不喜欢一个人睡——睡眠 3.讨厌饿肚子——哺乳 4.不是妈妈——认生 5.请刺激我的大脑——成长 内心的发展1 口腔期 肛门期|固执开始的时期(1至3岁) 1.排便训练 2.讨厌 3.妈妈别走——分离焦虑 4.妈妈在心中——客体恒常性 内心的发展2 肛门期 性器期|对异性好奇的时期(3至5岁) 1.语言的发展——从行动到思想 2.我最棒 3.嗯?跟我不一样——对性别差异的认识 4.仁慈的老爷爷和可怕的老虎——超自我的发展 5.爸爸的作用 潜伏期|重视朋友的时期(6至11岁) 1.我想玩 2.我的朋友 3.讨厌桌子上面,喜欢桌子底下 4.说谎的孩子 精神分析家的理论和人生4育儿发展理论的创始者 内心的发展3 综合 Part3 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 性情,跟体质一样与生俱来 差异的美学 1.玩乐是一笔财富 2.心灵如绒毛般柔弱的孩子 3.具有超直感的孩子 性格类型略解 1.活泼的外倾型孩子,安静的内倾型孩子 2.仔细的整理型孩子,灵活的开放型孩子 3.善用五感的现实型孩子,追求意义的理想型孩子 4.合理的思考型孩子,敏感的情感型孩子 基本性格类型 MBTI四项取向指标的一般表现 尾声 |
在线试读 |
活在幻想中的孩子 婴儿的内心分为两个部分,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 他们将内在自我无法承受的坏的部分投射到外在客体上, 妈妈应该对此予以包容和认同。 如果因无法消化而将之返还给孩子的话, 孩子就会感到巨大的焦虑。 —梅兰妮·克莱茵— 梅兰妮·克莱茵,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最早将游戏引入儿童精神治疗,首先提出客体关系、母婴关系概念,在精神分析领域开辟出一番新天地,是一个魄力十足的女性精神分析家。前文中提到的温尼科特和因依恋理论而著名的鲍尔比等有名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大都受她影响,足见她对这一领域带来的影响之大。 第一个提出母婴关系中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发展形成这一疑问的人就是梅兰妮·克莱茵,她也是第一个认为通过“游戏”能够读解甚至治疗孩子内心的人。在通过游戏分析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与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内心的形成、发展过程相关的灵感。 克莱茵自己有三个孩子,她以养育孩子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和自己亲身经历的精神世界为基础,刻画了一个婴幼儿的理想化精神世界。尤其对婴儿表现出的无意识的恐惧和攻击性,以及这二者如何对孩子自我发展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做了深刻探讨和详细的解释说明。 梅兰妮·克莱茵提出,孩子从小就有将自己的情感状态编成故事的倾向,从自己的身体状态开始。例如,肚子疼的状态被孩子编成“坏人在肚子里折磨自己”的故事。有趣的是,在孩子们的假想中总是存在一个“某人”(客体)。吃饱以后舒服满足的状态被孩子想象成身体里有一个“天使”(好的客体),肚子饿而难受的时候孩子就想象身体里有一个“恶魔”(坏的客体)在折磨自己。这种将所有东西进行“拟人化”的过程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儿子小时候用的一个东西我一直保存至今,是一套手掌大小的小机器人模型。孩子总是一手抓一个机器人玩耍,嘴里不时嘟囔着些什么。你要是问他那是什么的话,他会告诉你一个是“坏人”,一个是打坏蛋的“正义的勇士”。一只手抓着机器人快跑,另外一只手就拼命地追,在沙发上滚来滚去,两手在空中不停挥舞,乐在其中。 孩子将自己的情感拟人化之后表现在游戏当中。游戏中故事的主题通常都是“善”与“恶”,故事的开头大致都是天使受恶魔的折磨,而结尾一般都是正义的使者赶走坏人。“恶魔”反映了孩子内心对可能受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的威胁所产生的恐惧,“正义的使者”则表现出孩子面对敌人、想要战胜敌人的攻击性。 孩子的内心分为两个部分,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善的部分和恶的部分,这种好坏善恶逐渐发展成为喜怒哀乐,最终成为情感的综合维生素。 1、喜甜怕苦 孩子将自己的情感分为好坏两种的原因非常简单,好的情感状态要变成自己的非常简单,而坏的情感状态却令人难以承担。最难以忍受的是身体的平衡被打破的状态,例如饥饿、寒冷、尿布湿了等不适感都会引起身体的不平衡,诱发孩子的不快。婴儿无法承担更无法解决这种不平衡状态,他们只能将自己体内形成的坏的情感赶出体外,即“把体内的坏蛋赶走”。“哭”这种行为就是将坏的部分自我——身体或情感驱逐出体外的过程。 肚子有点饿的时候,婴儿认为是“坏人在折磨自己”;有人给自己喂奶,吃饱喝足,心情变好以后,又产生“我身体里有好人”的联想。反过来,肚子饿到忍不住哭起来或者有人打自己屁股的时候,孩子又会改变故事情节,“啊,有一个更坏的坏蛋在折磨自己”。 因此而害怕的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但是哭声却换来更重的惩罚,孩子所编的故事中,坏蛋也逐渐变成自己无法对抗的可怕恶魔,焦虑和恐惧的色彩开始在孩子的心中涂染开来。这是一开始单纯的身体上的不适逐渐转变成焦虑和恐惧的过程。焦虑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身体发出的信号,恐惧意味着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承受的情况。克莱茵将这种焦虑称作“迫害焦虑”(persecutory anxiety),日后发展扩大成为分离焦虑等概念。 以这种单纯的肚子饿为开头,孩子可能产生不同的想象从而编出不一样的故事。哺乳让孩子产生美好的感觉,心情愉悦;哭泣和打屁股让孩子联想到可怕的恶魔。虽然整个过程被极度简化了,但是孩子的情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丰富起来的(事实上我们无法确认还不满两岁的婴儿是否会产生这种想法,但至少我们能够在三四岁大的孩子玩游戏时充分观察到。)。 这就是“自我形成”的过程,是将来自尊和自信等品质的原形。 2、都怪妈妈 “小埋怨”好不容易跟着妈妈出门去购物,一想到要去的地方有自己想要的玩具,“小埋怨”从妈妈给自己穿衣服的时候就开始激动不已。下车后,“小埋怨”急切地拖着妈妈的手往前走,因为跑得太快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摔破了,还流血了。见血了的“小埋怨”又疼又怕,十分伤心,于是冲着妈妈大喊: “都怪妈妈!” 这是孩子们在一段时期内经常使用的一句话,肚子饿怪妈妈,走路摔跤了也怪妈妈,甩开妈妈的手执意要自己走,最后摔跤了还要怪妈妈。克莱茵认为,这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极为正常的一个发展阶段。 “好的都是我的,坏的都是妈妈的”。孩子们把不好的东西怪到好欺负的妈妈头上,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无法承受的坏的情感赶出体外,而并不是因为他们讨厌妈妈。妈妈是照顾“我”的客体,所以孩子只不过是将自己无法承受的情感发泄到妈妈身上而已。 妈妈别无选择,只能做孩子不适情绪的容器,说得好听点是“洗脸盆”,其实就是一个“垃圾桶”。温尼科特将之表述为“抱持”(holding),比昂称之为“容纳”(container)。 克莱茵指出,婴幼儿心中不仅把自己的状态分为好的与坏的,还把妈妈也分成好妈妈和坏妈妈。起初孩子只是进行简单地分类,肚子饱的时候是好妈妈,肚子饿的时候是坏妈妈;心情好的时候是好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坏妈妈——完全随意分类。妈妈被分成好、坏两个,这样孩子就能根据自己的心情编好妈妈与坏妈妈的故事了。 随着认知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孩子开始认知外部事物。当他们认识到有人照顾自己时,起源于幻想的“编故事”行为就开始逐渐具体化和现实化。认识到肚子饿的时候给自己喂奶的人、睡觉的时候陪在自己身边的人是妈妈之后,就会喜欢“这个妈妈”。小孩子把妈妈分成两个的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想要保护好的妈妈,想要保护自己不受坏的情感伤害,因为脆弱的自己无法承受。 3、走向成熟之路 小孩子把心分成两个部分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无法承受坏的情感而在心里竖起隔板,把好的与坏的分隔在两个房间里。既保护了好的情感,又能够把坏的情感发泄至体外。通常情况下,孩子们投射这种发泄物的对象都是母亲。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他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就是把这两部分心合二为一。为此我们需要做一道算术题,很简单的加减运算。假设好的经验(妈妈)为圆,坏的经验(妈妈)为叉,我们只需要数一数这些符号的个数即可。圆的个数多于叉的个数时,孩子才能获得“我不错和妈妈不错”的认知,带着这种认知重新起含继续向前。如若不然,孩子将永远带着一颗被掰为两半的心生活,或者一生都与心中剩下的“坏的经验”斗争。 可以说,“正义的使者”赶走“坏蛋”的游戏反映了孩子的这种心理,这是孩子自身为净化情感而做出的努力。 …… |
内容简介 |
虽然我们都梦想成为完美的父母,但在孩子面前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作为父母能做到尽善尽美,偶尔因自己的不足而惭愧不已。毋庸置疑的是,我们都是在未成熟之时已为人父母。学校不曾教过,也没有预备练习,我们只是凭着自己对父母的记忆,为成为合格的父母而竭尽全力。 《妈妈教科书:智慧妈妈最爱的育儿指南》记录的并不是已合格的父母养育子女的经过,而是无经验的父母与子女共同走向成熟的过程。“矛盾”是这种“成熟”的肥料和养分,只有在和儿女的矛盾中,父母才有机会看清自己,在解决与孩子间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
作者简介 |
朴炅淳,韩国首尔女子大学特殊治疗专门研究生院教授,曾获得韩国高丽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纽约大学医科大学精神分析研究所(NYU Medical School Psychoanalytic Institute)接受了为期四年的精神分析学培训。 作者作为大学特殊治疗专门研究生院教授,以身为三个孩子的“职场妈妈”的经验和精神,以自身所学到知识为基础,全力撰写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如何利用精神分析学,和对婴幼儿的身体、精神发育的深刻理解,来帮助和引领各位妈妈读者,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 |
精彩书评 |
在孩子面前没有一个父母是完美的 ,但是我们偶尔想假装成为一个好父母,我们偶尔羞于展现我们的不完美。我们还未完全成熟就成为了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成为父母的过程,也是趋于成熟的过程 。 ——韩国BIR 出版社主编 洪文姬(英译)倾心推荐 听一听育有三个孩子的精神分析学家所讲述的特殊育儿方法,杜绝一味追赶潮流的育儿方法!杜绝令人疲惫的育儿方法 ! ——韩国最大书城 首页评价 养育孩子就像植物移盆一样,铲得够深才不会伤到树根。父母要把心放得更深, 只要足够深,就无所不能触及。虽然养育孩子的过程曲折不断,但是只要深入触及就不会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作者 朴炅淳教授 赠言 |